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西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首批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电子科技大学的协议,学校进入了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近年来又先后成为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委重点共建高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占地5000余亩,包括清水河校区、沙河校区、九里堤校区等三个校区。其中,正逐步成为主校区的清水河校区占地40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种植银杏、楠木、香樟、水杉、桂花等各类乔木2万多株,基本建成数字化绿色校园。学校拥有馆藏图书220万册,数字文献资源132810GB,建有现代化的运动场、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健身馆等体育设施。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硕士(含13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6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10个;本科专业4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343人。拥有一支包括7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1位长江学者,13位国家杰出青年科技基金获得者,6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等在内高水平师资队伍,建成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建成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品牌专业,拥有国家工科数学教学基地、国家工科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努力构建“三足鼎立”(军事电子科研、以国家各类基金为代表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为主体的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架构,2010年度科技经费达到8亿元,“十一五”以来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7项、部省级奖励80余项,发表论文(专着)15000余篇(部),申请专利1000余项。
学校以培养“基础知识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读学生25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000余人。学生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录研率达到45%以上,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IT领域。
学校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保持着密切友好的联系,每年主办十余次国际学术会议,选派大批教师赴海外访学进修、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会议。学校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校期间都可以申请出国留学,交流学习或联合培养。英特尔、微软、TI和IBM等跨国公司也在我校设立了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奖学金项目等,直接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
电子科技大学秉承“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己任,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报考说明
一、报考类别
21-全国统考(包括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22-推荐免试
23-单独考试(自主命题)
25-管理类联考(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
27-强军计划(自主命题)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积极培养应用型、紧缺型人才,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在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专业学位的招生单位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即“应用型”硕士生,专业代码第三位为5。
二、报考条件
(一)21-全国统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报考085239项目管理的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专科)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
(3)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和网络“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不能报考定向,只能报考委培或自筹)。
4、报考定向的考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培和自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http://yz.uestc.edu.cn/newsDetails.aspx?newsId=456)相关要求。
注:(1)自考和网络毕业生须在现场确认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
(2)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2012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
(3)有关时限计算从学历学位证书日期开始至2012年9月1日截止。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书面同意。
(5)少民骨干名额为35人。
(二)22-推荐免试
详见当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推荐2012年英才实验学院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安排》及《推荐2012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安排》。
(三)23-单独考试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4、5各项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或委培的在职人员;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培的在职人员。
注:(1)单独考试名额为15人。
(2)有关时限计算从学历学位证书日期开始至2012年9月1日截止。
(四)25-管理类联考
1、符合(一)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专科)毕业学历后有5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或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工作经验的人员。
注:(1)录取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只从参加管理类联考的考生中选拔,不再为该专业组织统考或单独考试。
(2)有关时限计算从学历学位证书日期开始至2012年9月1日截止。
(五)27-强军计划
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注:强军计划名额为30人。
三、报名方法
(一)网上报名
时间:2011年10月10日-31日(9:00-22:00)
网址:yz.chsi.com.cn
要求:1、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2、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我校公布复试分数线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余缺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报考类别: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请选择“定向”,国防生、军人、有工作单位的在职考生请选择“委培”,其他考生请选择“自筹”。我校不设“非定向”,报考“非定向”的考生视为“自筹”考生。
(3)报考导师填写在“备用信息”栏,如:10001李乐民,也可在我校复试分数线公布后登录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http://yz.uestc.edu.cn/ssfs)补填,复试科目在打印复试通知单时填写。
3、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培),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4、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工报考前须向学校人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申请表在人事处网站下载),经所在单位(部门)签字盖章后,报人事处审核批准。报考前未按规定提交书面申请并经学校批准的,学校不予资助。
5、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不得更改。
6、推免生必须网上报名,选择推荐学校(本科所在学校)所在报考点,但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推免生报名信息必须与公示拟录取信息一致,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推免生自负。
7、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有关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有关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研招办联系。
8、单独考试、强军计划考生,网上报名必须选择“电子科技大学”报考点,考试科目选择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现场确认时再统一更改为对应的自主命题考试科目。
说明: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的少数民族身份应如实填写,现场确认后不得更改。
(二)现场确认
时间:2011年11月10日-14日
地点: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必须与网上报名选择的报考点一致);推免生到推荐学校(本科所在学校)所在报考点进行确认;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强军计划考生到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进行确认。
要求:1、必须由考生本人进行现场确认。
2、提供网上报名编号。
3、往届毕业生必须提供毕业证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提供学生证原件,自考和网络毕业生必须提供毕业证原件。
4、缴纳报考费(缴后不退)。
5、照相。
6、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四、资格审查
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并在复试时对往届考生毕业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五、入学考试
(一)初试
时间:2012年1月7日-8日,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
地点: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考场应试;单独考试、强军计划考生到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到清水河校区)考场应试,详细地点另行通知。
科目:第一天上午(第一单元) 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第一天下午(第二单元) 外国语(满分100分)
第二天上午(第三单元) 业务课一(满分150分)、、综合能力(满分200分)、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
第二天下午(第四单元) 业务课二(满分150分)
说明:1、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考生登录http://yz.uestc.edu.cn/zkz网上打印准考证。
2、电子科技大学考点考生的考试文具(含签字笔1支、备用笔芯1支、2B铅笔1支带橡皮、直尺、文具袋等)由考点统一提供,考生不再携带其他任何考试文具进入考场。每单元考试结束,考生不得将考试文具带出考场,所有单元考试结束后考试文具由考点统一回收。其他考生按当地考点要求参加考试。
3、以上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考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5、推荐免试免初试。
6、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复试科目”。
7、单独考试、强军计划考生,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改考对应的自主命题考试科目,具体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改考 111单独考试政治理论
201英语 改考 288单独考试英语
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 改考 688单独考试高等数学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改考 614单独考试心理学综合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改考 820计算机专业基础
考纲:1、全国统考的思想政治理论及数学,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英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等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
2、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我校自主命题。
3、管理类联考的初试科目命题工作均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承办(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自主命题并在复试中进行),考试大纲由全国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
(二)复试
时间:2012年3月至4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各学院,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科目:1、专业笔试(满分200分、时间120分钟),详见“复试科目”,且不能选择与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的复试科目。
2、外语面试(满分100分、时间不少于5分钟),口语50分、听力50分。
3、综合面试(满分200分,时间不少于15分钟),包括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要求:1、我校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详见http://yz.uestc.edu.cn/newsDetails.aspx?newsId=264。
2、复试由报考学院负责组织考试,复试前将对考生毕业证(结业证)、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或取消成绩。发现可疑学历证书时,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指定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3、复试总分及单项成绩达到满分的60%才能被录取。
4、我校一般按1:1.2进行差额复试,但各专业具体复试人数可根据报考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上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均有机会参加复试。
六、调剂
报考学术型和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的相互调剂政策,待初试结束后,视第一志愿生源上线情况而定。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后再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
七、体检
根据《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http://yz.uestc.edu.cn/newsDetails.aspx?newsId=456),考生复试时必须到电子科技大学医院进行体检。
八、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录取优先顺序为:第一志愿、院内调剂、校内调剂、校外调剂,同一优先级按总成绩(初试+复试)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新生奖学金评定优先顺序与此相同。
现为或原为委培或定向、拟报考委培或定向、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考生,须征得委培、定向或服务单位的同意,否则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单独考试、强军计划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或委培硕士生。
考试诚信状况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对在报考及考试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对作弊考生的有关情况,将按规定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并记入考生的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在当年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对严重作弊的在校生,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作弊的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情况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生录取通知书由学院研究生科发放,其中录取类别为自筹的新生由学院研究生科发放调档函,个人档案必须在2012年9月1日前调入学院,录取类别为定向或委培(除强军计划、国防生外)的新生必须在2012年9月1日前将委培协议书(http://yz.uestc.edu.cn/DatumDownload.aspx)一式三份交学院研究生科。
按照教育部要求,凡是录检错误记录为“非唯一匹配学籍或学历,请核实”的非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出具教育部学历认证书后(网址:yz.chsi.com.cn,电话:010-82336088-202),我校才能发放录取通知书。学历认证书电子版可发送邮件至yzb@uestc.edu.cn,纸质版可发送传真至028-61830153-115,电子版或纸质版任选一种发送即可。
九、学习年限
3年,可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
十、学费
软件工程全过程3.2万元,公共管理全过程2.8万元,其他专业(除工商管理外)全过程2.4万元,分三年缴清,每年9月注册前各缴纳三分之一。工商管理另定。
定向硕士生由国家承担学费。
自筹硕士生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奖学金可全额或部分减免学费。
贫困硕士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十一、说明
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无法被录取或其他问题,我校不承担责任。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十二、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在省区市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州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省
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云南省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云南省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省
迪庆藏族自治州云南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
楚雄彝族自治州云南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
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
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黄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果洛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黎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自治县(自治旗)
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省
大厂回族自治县河北省
青龙满族自治县河北省
丰宁满族自治县河北省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河北省
宽城满族自治县河北省
鄂伦春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
鄂温克族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
莫力达瓦达斡尔祖自治旗内蒙古自治区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
新宾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岫岩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清原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本溪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桓仁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宽甸满族自治县辽宁省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吉林省
伊通满族自治县吉林省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
景宁畲族自治县浙江省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湖北省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北省
通道侗族自治县湖南省
江华瑶族自治县湖南省
城步苗族自治县湖南省
新晃侗族自治县湖南省
芷江侗族自治县湖南省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湖南省
麻阳苗族自治县湖南省
连南瑶族自治县广东省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广东省
龙胜各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金秀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融水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江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隆林各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都安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巴马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富川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化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恭城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乐东黎族自治县海南省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
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南省
白沙黎族自治县海南省
陵水黎族自治县海南省
木里藏族自治县四川省
峨边彝族自治县四川省
马边彝族自治县四川省
北川羌族自治县四川省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重庆市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松桃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三都水族自治县贵州省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贵州省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玉屏侗族自治县贵州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省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贵州省
峨山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云南省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云南省
宁蒗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云南省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省
石林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云南省
屏边苗族自治县云南省
河口瑶族自治县云南省
沧源佤族自治县云南省
西盟佤族自治县云南省
南涧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云南省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沅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云南省
漾濞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省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
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景东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云南省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云南省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云南省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云南省
天祝藏族自治县甘肃省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
东乡族自治县甘肃省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甘肃省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甘肃省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甘肃省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甘肃省
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省
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省
化隆回族自治县青海省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省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省
焉耆回族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注:如有变化,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为准。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