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简介
一、为适应我国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对新闻与传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
三、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四、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研讨、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新闻与传播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新闻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新闻与传播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新闻与传播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与新闻与传播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的院校名单
院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院校名称 | 所在省市 |
安徽大学 | 安徽省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省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省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 |
北京大学 | 北京市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省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市 | 辽宁大学 | 辽宁省 |
清华大学 | 北京市 | 内蒙古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市 | 山东大学 | 山东省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市 | 山东师范大学 | 山东省 |
厦门大学 | 福建省 | 山西大学 | 山西省 |
兰州大学 | 甘肃省 | 西北大学 | 陕西省 |
暨南大学 | 广东省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省 |
广西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省 |
河北大学 | 河北省 | 复旦大学 | 上海市 |
郑州大学 | 河南省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市 |
河南大学 | 河南省 | 华东师范大学 | 上海市 |
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省 | 上海大学 | 上海市 |
武汉大学 | 湖北省 | 四川大学 | 四川省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省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省 | 南开大学 | 天津市 |
湖南大学 | 湖南省 | 天津师范大学 | 天津市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省 | 新疆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吉林大学 | 吉林省 | 云南大学 | 云南省 |
东北师范大学 | 吉林省 | 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南京大学 | 江苏省 | 重庆大学 | 重庆市 |
苏州大学 | 江苏省 | 西南政法大学 | 重庆市 |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上一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简介
下一篇: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揭牌